03 正確地愛與被愛

   人際關係變化莫測,十分錯綜複雜,關係並不容易,甚至可能是很困難,令人痛苦萬分,到最後使人陷入絕望而自暴自棄,進而選擇死亡。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於關係之外,哪怕他如何假裝不在乎,他都深受關係的影響。因此關於關係的專題和書籍充斥市面,心理學家及其他人文學者撰書論述關係問題及對策,甚至市井小民也在個人網站上提供關係技巧,這一切只說明了關係的重要性及影響浩大,無人可逃脫。
   對於處於單身階段,等候二人親密同心同行的待婚信徒而言,這一段等候期並不是被動、無奈地等候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出現。(像中國一些姐妹特別怕回老家過春節,怕父母的逼婚及三姑六婆的緊迫盯人,以至於不敢回老家而躲在工作城市自憐。)恰恰相反,這一段等候期是神賜良機讓我們處理過去包袱,使自己健康喜樂地活着而不受外界風吹雨打的動搖。因為親密的婚姻關係並不是兩人住在一起,共用浴室那麼簡單的“室友”生活而已。對於很多處於單身階段的男男女女,如果他們與父母、朋友們的關係冷淡,甚至吵吵鬧鬧,還真是沒有資格進入夫妻二人一體的婚姻生活,就算勉強進去,結束剩男剩女的名稱,卻開始了無奈、痛苦日子,自嘲跳進了婚姻的墳墓。然而基督徒卻不需要如此,我們可以掌握關係的關鍵,積極學習使自己越來越成熟,以至於我們可以正確地去愛,也正確地被愛。
   杏林子曾經說過:“去愛,是一種智慧;被愛,是一種福氣。”人人都渴望愛,卻又捨棄愛;我們等待愛,卻又忽視愛;我們努力愛,卻又破壞愛。我們要如何經營愛而不破壞愛呢?首先,自己必須是個有愛的人。越親密的關係,就越容易隱含期望,因此也越容易失望而受傷害。受傷之後我們又不知到哪裡求助,如何裹傷,好使我們得醫治後繼續前行而無苦毒。然而我們發現自己的過去充滿了關係傷害的地雷,我們以為我們不在乎或已經得醫治,但事實上並沒有的。我們隱而未現的苦毒就定義了我們受害人的身份,並支配了我們與人的關係。普利茲新聞獎得主 Katherine Anne Porter 說過:“愛是需要學習的,而且是一再地學習,永無止境。恨是無需教導的,而且是一觸即發。” 愛與恨僅有一線之隔,原本良好關係只要有一方受到傷害,就有可能轉變成為仇敵,因為我們本性是無法生出不被罪感染以及不自私的愛。我們生來是罪人,若無神的恩典,無人能領受或付出真愛。我們都想去愛與被愛,但我們能真正去愛與被愛,是因為 神先發動 , 且祂立下真愛的榜樣 並賜下愛的能力 ,因為神就是愛。若無神的恩典,無人能在充滿失望與傷害的關係中繼續真誠地去愛與被愛。
   記得 1985 年我帶着失望心情和受傷心靈赴美攻讀碩士,對個人人際關係的失望及職場上不公待遇的傷害,當時的我比憤青還憤世嫉俗,只想逃離失敗過去,遠走他鄉。從小到大孤兒受欺,長大後只會默默含淚吞進所有絕望與痛苦,當親密關係受傷時只會像一頭猛獅吼叫(後來神學院 W.Y.博士寫了“獅子與兔子”寓言故事,說我就是那頭掌心裡有根釘子痛苦吼叫的獅子)。但 1986 年春天我重生得救後,這位愛的神教導我如何正確去愛與被愛,因為神先赦免我,醫治我,又賦予我能力去饒恕,我的人生不再一樣。當時我流着淚對主說:主啊,再給我 27 年,讓我每天為你而活。雖然神並未在我 54 歲時接我回天家,雖然 30 年來我一直在學習愛的功課,但今天的我在基督里是個很快得醫治也很快去饒恕的人,所以我能夠繼續努力學習真誠去愛與被愛而不失望或絕望。
   親,想要輕省、自由地愛與被愛嗎?讓愛的神手把手教導你吧!